鸡断喙的目的是减少啄癖,防止羽毛、肛门、脚趾的早期啄癖,节约饲料,防止鸡向外挠,提高鸡的均匀发育。啄食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会增加死亡率。鸟为了防止啄食而折断喙。集约化饲养的番鸭在4-5周龄时经常啄尾羽,然后啄翼羽。严重时成群发生,一般裸露甚至带血,严重影响生长。一般来说,喙最迟在3周大的时候可以折断,也可以和脚趾同时折断。断喙需要助手抓住鸭子的翅膀,托起鸭子的胸部。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切喙器,切喙后可立即烧灼伤口止血。最好在6 ~ 10日龄断喙,断喙前后三天在饲料中添加2毫克维生素K,可减轻应激反应。断喙后,如果有出血的鸡,要及时重新烙印,直到出血全部停止。断喙后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加强鸡舍的通风,让断喙的鸡呼吸到足够的新鲜空气,增强心肺功能。鸡断喙的目的是防止鸡浪费饲料,互相啄对方的羽毛和脚趾。
5、怎么给鸡断喙?为了减少啄癖的发生,建议雏鸡断喙。断喙时,要将鸡喙尖在断喙器上轻轻烫一下,去掉上喙尖的钩子,严格控制断喙长度,保证成年鸡上市时喙的完整性。破喙时间:蛋鸡610日龄,与免疫错开2天以上。在鸟喙折断的前一天,在饮用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来减轻压力。断喙法:烧杯一手托住鸡脚,另一手拇指放在鸡头后侧,食指放在咽喉下,其余三指放在鸡胸下。
6、如何给雏鸡断喙?_如果鸟喙破得好,可以防止鸟喙长毛、脱肛,减少饲料浪费。但是,如果鸟喙破损严重,不仅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会破坏鸡群的整齐度或感染细菌性疾病。断喙的时候,公母雏鸟要分开断。公雏一般比较小,先破母雏再破公雏。建议在68日龄进行,选择适合喙形的孔径,鼻孔下缘至喙尖的垂直切面(2MM左右)不要斜断。一般公鸡的喙比母鸡的喙碎的略少,怕影响公鸡后期受精率。
_断喙要注意哪些问题:_为了保证断喙的效果,最好用刀片烧樱桃红。_碎喙器的最佳孔径为4.36MM,一般选择碎喙器的中孔而不是大孔。(视鸡喙年龄而定)_切下20003000只小鸡后更换刀片。_烫洗时间为23秒。_上下喙要一起切掉,上喙不能长于下喙。_断喙后,应将饲料盘内的饲料加粗,以减少雏鸡进食时触碰硬底的痛苦。
7、雏鸡为什么要断喙?怎样断喙?在雏鸡的饲养管理中,由于各种原因,如育雏密度过高、鸡舍通风不良、饲料搭配不当、光照强度过高等。,会导致小鸡啄肛门,啄羽毛,啄脚趾等恶习。恶习一旦发生,会迅速扩散蔓延,引起鸡群骚乱不安,增加淘汰率。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一旦发现鸡发生啄癖,应全面检查饲养管理,分析啄癖产生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如降低光照强度、疏散密度、改善通风条件等。
所以在现代养鸡中,一般都是及时给小鸡啄毛。破喙时间可以根据各鸡场的实际情况、破喙的技术水平和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通常做两次,第一次在10日龄左右,第二次剪喙主要是修剪第一次不成功或重新长出的喙,一般在10 ~ 14周龄。专用碎喙器、热手术刀、电烙铁等。可以用来折断鸟喙。用专用破喙器破喙时,一只手握住鸡,用食指轻压喉咙,使舌头向后缩;然后把要切的鸡喙插入切喙器上的小孔,用热刀片从上往下切,烧3秒止血。
8、雏鸡断喙有何作用近年来,养鸡生产方式由传统的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大大提高了生产水平,增加了经济效益。在现代养鸡生产中,由于饲养密度高,生长期限饲,鸡之间容易互相啄啄。断喙是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手段。断喙还可以提高饲料报酬,使鸡的生长发育一致,降低产蛋期死亡率。但科学证明,鸡喙极其敏感,断喙会造成巨大痛苦和终身行为丧失。
研究表明,喙部骨折的鸡不能正常进食、饮水和穿衣,因此鸡表现出的行为障碍与慢性疼痛和抑郁有关。同时,断喙严重破坏神经,容易发展成神经瘤,还会引起急性或慢性疼痛,给鸡带来很大的压力。1999年欧盟指令规定,禁止一切对母鸡造成伤害的行为。断喙也成为一种损害动物福利的行为,人们开始注意使用铁器,主要是将啄的尖端弄平,以防止相互啄击造成伤亡。肉种鸡一般在5日龄时进行断喙。因为肉种鸡生长速度非常快,5日龄时喙的硬度会在一天之内发生变化,所以最好将同一个鸡舍的雏鸡一次性切开,以保持良好的整齐度。柴鸡在10日龄和15日龄时断喙,断喙时不会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柴鸡太小,不会过早断喙。一般来说,它在一个进食周期中只会折断一次喙。因为柴鸡在生长期往往是开放式饲养,经常喂蔬菜和草,这就需要一定长度的喙。
断喙时应重新填充托盘,避免断喙后喂食或啄食垫料造成的伤口损伤和污染。啄形刀一般分为洞型和烧型,下面提到烧型,使用前应进行调试,确保断喙器能正常使用。破喙机一般配备三个人,其中一个人操作破喙机,另外两个负责抓鸡和喂食,为了提高均匀性,应尽可能减少破喙操作人员的数量。断喙前,先将断喙器拉直并接通电源,再根据个人习惯调节座椅高度,当碎喙器刀片呈亮橙色时,您可以开始操作碎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