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品 > 问答 >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17 06:13:53 编辑:智能门户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计算机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第一代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6-1958) 第二代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1958-1964) 第三代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64-1971) 第四代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71至今) 20世纪90年代人工智能系统计算机的诞生标志着第五代计算机出台

计算机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2,计算机的发展史是什么

计算机发展史 早期 1854年-1890年 1890年-20世纪早期 20世纪中期 20世纪晚期-现在 1666年,在英国Samuel Morland发明了一部可以计算加数及减数的机械计数机。 1673年, Gottfried Leibniz 制造了一部踏式(stepped)圆柱形转轮的计数机,叫“Stepped Reckoner”,这部计算器可以把重复的数字相乘,并自动地加入加数器里。 1694年,德国数学家,Gottfried Leibniz ,把巴斯卡的Pascalene 改良,制造了一部可以计算乘数的机器,它仍然是用齿轮及刻度盘操作。 1773年, Philipp-Matthaus 制造及卖出了少量精确至12位的计算机器。 1775年,The third Earl of Stanhope 发明了一部与Leibniz相似的乘法计算器。 1786年,J.H.Mueller 设计了一部差分机,可惜没有拨款去制造。 1801年, Joseph-Marie Jacquard 的织布机是用连接按序的打孔卡控制编织的样式

计算机的发展史是什么

3,计算机的历史

计算机就是从无到有.且夜来业先进的啊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1946-1957) 第一代计算机的特点是操作指令是为特定任务而编制的,每种机器有各自不同的机器语言,功能受到限制,速度也慢。另一个明显特征是使用真空电子管和磁鼓储存数据 .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1957-1964)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更高级的COBOL和FORTRAN等语言,使计算机编程更容易。新的职业(程序员、分析员和计算机系统专家)和整个软件产业由此诞生。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一、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在美国诞生。 ENIAC PC机 耗资 100万美圆 600美圆 重量 30吨 10kg 占地 150平方米 0.25平方米 电子器件 1.9万只电子管 100块集成电路 运算速度 5000次/秒 500万次/秒 二、计算机发展历史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 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 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4、第四代计算机(1971~ )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三、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 从1953年开始研究,到1958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 在1982年我国研制出了运算速度1亿次的银河I、II型等小型系列机。

计算机的历史

4,计算机发展史 略

电脑的学名为电子计算机,是由早期的电动计算器发展而来的。194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用于计算弹道。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院制造的。1956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了,这是第二代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1959年出现的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最初的计算机由约翰·冯·诺依曼发明(那时电脑的计算能力相当于现在的计算器),有三间库房那么大,后逐步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是电脑发展的最新阶段。到1970年,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克雷一号”,使电脑进入了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明,使电子计算机不断向着 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更新换代。 20世纪90年代,电脑向“智能”方向发展,制造出与人脑相似的电脑,可以进行思维、学习、记忆、网络通信等工作。 进入21世纪,电脑更是笔记本化、微型化和专业化,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0万次,不但操作简易、价格便宜,而且可以代替人们的部分脑力劳动,甚至在某些方面扩展了人的智能。于是,今天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就被形象地称做电脑了。
第一代计算机(1945—1958)计算机的元器件大都采用电子管,所以称为电子管计算机,应用领域主要是科学计算。(航天、军事)特点:造价高、体积大、耗能多、故障率高。2.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4)计算机的元器件大都采用晶体管,所以称为晶体管计算机,在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等领域得到应用。(学校、银行)特点:体积大大减小、运算速度快、可靠性高、使用方便、价3.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计算机的元器件大都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因此称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应用领域扩展到文字处理、企业管理、自动控制等。(企业、家庭)特点:它的体积和耗能都得到进一步减小,可靠性和运算速度也得到了提高,产品实现系列化和标准化。4.第四代计算机(1970—至今)这一时期计算机的元器件大都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因为称为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随着微型计算机网络的出现,电脑普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管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家庭娱乐等众多领域)特点:计算机在各种性能上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格便宜等优点。

5,关于计算机的历史谁能告诉我谢谢

计算机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共经历了四个时代,从1946年到1959年这段时期我们称之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第一代计算机的内部元件使用的是电子管。由于一部计算机需要几千个电子管,每个电子管都会散发大量的热量,因此,如何散热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电子管的寿命最长只有3000小时,计算机运行时常常发生由于电子管被烧坏而使计算机死机的现象。第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   从1960年到1964年,由于在计算机中采用了比电子管更先进的晶体管,所以我们将这段时期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比电子管小得多,不需要暖机时间,消耗能量较少,处理更迅速、更可靠。第二代计算机的程序语言从机器语言发展到汇编语言。接着,高级语言FORTRAN语言和cOBOL语言相继开发出来并被广泛使用。这时,开始使用磁盘和磁带作为辅助存储器。第二代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都下降了,使用的人也多起来了,计算机工业迅速发展。第二代计算机主要用于商业、大学教学和政府机关。   从1965年到1970年,集成电路被应用到计算机中来,因此这段时期被称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r)是做在晶片上的一个完整的电子电路,这个晶片比手指甲还小,却包含了几千个晶体管元件。第三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可靠性更高、计算速度更快。第三代计算机的代表是IBM公司花了50亿美元开发的IBM 360系列。   从1971年到现在,被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四代计算机使用的元件依然是集成电路,不过,这种集成电路已经大大改善,它包含着几十万到上百万个晶体管,人们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简称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简称VLSI)。1975年,美国1BM公司推出了个人计算机PC(PersonaI Computer),从此,人们对计算机不再陌生,计算机开始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人类科技知识的积累,离不开许许多多热衷于此并呕 心沥血的科学家的探索,正是这一代代的积累才构筑了今天的“信息大厦”。从下面这个按时间 顺序展现的计算机发展简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科技发展的艰辛及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力。 一、机械计算机的诞生 在西欧,由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人 们长期被神权压抑的创造力得到了空前的释放 。而在这些思想创意的火花中 ,制造一台能帮助 人进行计算的机器则是最耀眼、最夺目的一朵。从那时起,一个又一个科学家为了实现这一伟大 的梦想而不懈努力着。但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多数试验性的创造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也就昭示 了拓荒者的共同命运: 往往在倒下去之前见不到自己努力的成果。而后人在享用这些甜美成果的 时候,往往能够从中品味出汗水与泪水交织的滋味…… 1614 年:苏格兰人John Napier(1550 ~1617 年)发表了一篇论文 ,其中提到他发明了一种 可以进行四则运算和方根运算的精巧装置。 1623 年:Wilhelm Schickard(1592 ~1635 年)制作了一个能进行6 位数以内加减法运算,并 能通过铃声输出答案的“计算钟”。该装置通过转动齿轮来进行操作。 1625 年:William Oughtred(1575 ~1660 年)发明计算尺。 1668 年:英国人Samuel Morl(1625 ~1695 年)制作了一个非十进制的加法装置,适宜计算钱 币。 1671 年:德国数学家Gottfried Leibniz 设计了一架可以进行乘法运算,最终答案长度可达 16位的计算工具。 1822 年:英国人Charles Babbage(1792 ~1871 年)设计了差分机和分析机 ,其设计理论非 常超前,类似于百年后的电子计算机,特别是利用卡片输入程序和数据的设计被后人所采用。 1834 年:Babbage 设想制造一台通用分析机,在只读存储器(穿孔卡片)中存储程序和数据 。 Babbage在以后的时间里继续他的研究工作,并于1840 年将操作位数提高到了40 位,并基本实现 了控制中心(CPU)和存储程序的设想,而且程序可以根据条件进行跳转,能在几秒内做出一般的加 法,几分钟内做出乘、除法。 1848 年:英国数学家George Boole 创立二进制代数学,提前近一个世纪为现代二进制计算机 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890 年:美国人口普查部门希望能得到一台机器帮助提高普查效率。Herman Hollerith (后 来他的公司发展成了IBM 公司)借鉴Babbage 的发明,用穿孔卡片存储数据,并设计了机器。结果 仅用6 周就得出了准确的人口统计数据(如果用人工方法,大概要花10 年时间)。 1896 年:Herman Hollerith 创办了IBM 公司的前身。
文章TAG:计算计算机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最近更新

  • lspr,请教各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的SPRlspr,请教各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的SPR

    请教各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的SPR2,LocalizedsurfaceplasmonresonanceLSPR是什么意思3,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的定义4,光经过散射后会变成颜色吗5,金属表面等离子体震荡频率与什么因素有关6,表.....

    问答 日期:2023-08-17

  • 磁通门,什么是磁通门传感器干什么用的磁通门,什么是磁通门传感器干什么用的

    什么是磁通门传感器干什么用的2,磁通门和霍尔原理的区别是什么3,磁通门传感器由哪些部分组成4,磁通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5,目前磁通门技术的发展方向有哪些6,什么是磁通门1,什么是磁通门传感器.....

    问答 日期:2023-08-17

  • 编码器接线,光电编码器有八根线的怎么连编码器接线,光电编码器有八根线的怎么连

    光电编码器有八根线的怎么连2,绝对式编码器的接线3,有关编码器的接线4,编码器接线是怎么接的5,请问编码器上需要连接的线OV是接哪里的或者说蓝线接OV是指什么6,旋转编码器接线图1,光电编码器.....

    问答 日期:2023-08-17

  • 昆明微信数据恢复中心,微信数据恢复软件免费版昆明微信数据恢复中心,微信数据恢复软件免费版

    如何恢复微信数据以及如何作用恢复微信数据1、。2.使用微信-4恢复软件:可以尝试使用一些第三方微信-4恢复,微信Bill数据库已删除恢复你在吗?手动删除微信聊天记录恢复难度较大,但有几种方.....

    问答 日期:2023-08-17

  • 家庭云,有谁知道要怎样创建属于自己的家庭云空间呢家庭云,有谁知道要怎样创建属于自己的家庭云空间呢

    有谁知道要怎样创建属于自己的家庭云空间呢2,为什么我在安卓的应用市场搜索不到家庭云了呀这要怎么登录家庭3,什么是天翼云盘的家庭云4,什么是电信家庭云5,家庭云如何搭建智能家居6,家庭云.....

    问答 日期:2023-08-17

  • mmbt2222a,pmbt2222a和mmbt2222a有什么区别mmbt2222a,pmbt2222a和mmbt2222a有什么区别

    pmbt2222a和mmbt2222a有什么区别2,mmbt2222a是开关二极管吗3,mmbt2222a的电压增益为多少4,MMBT2N2222A是什么来的5,请教各位老师傅KSP2222A三极管可以用什么型号三极管代换呀6,三极管和mos.....

    问答 日期:2023-08-17

  • 2050年时的美女机器人,在2050年将有家庭机器人英语2050年时的美女机器人,在2050年将有家庭机器人英语

    4.这个机器人的制造成本只有500英镑,折合人民币4500元左右。1.机器人10元,玩具飞机10元,1010等于20元,全智能-2机器人中国第一美女智能机器人出来了,2,一位印度机器人爱好者自主研发了/123。.....

    问答 日期:2023-08-17

  • 一节干电池电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多少安培一节干电池电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多少安培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多少安培2,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多少3,一节干电池电压多大4,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多少V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多少安培一般的是3伏单位不是安培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手.....

    问答 日期:202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