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7多级平台遥感的概念在多级平台遥感中,卫星数据可以和高空数据、低空数据、地面观测数据一起分析(图2.7)。地面定点监测分为集中观测和长期观测,遥感的优势总结注释)业务化遥感技术获取影像数据的空间范围远大于地面观测的视角范围,且不受地形影响,遥感数据采集的分类和应用可以促进遥感技术在很多方面的应用,包括:利用多平台进行遥感探测,即不同平台对同一目标的数据采集;使用几个光谱带进行同步数据采集的多光谱遥感;以及多时相遥感,即对同一目标在多个时期的重复数据采集。
遥感科学与技术就业方向及前景介绍如下: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以遥感机理研究为主,包括遥感成像机理、遥感建模、遥感特性测量与分析、遥感器定标等。遥感数据可以与历史数据、地面实测数据相结合,在防灾减灾、资源调查、环境监测与区划、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健康、安全、体育等领域开展跨学科、高水平的研究。其实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就在我们身边。遥感科技包含在天气预报、欧美大片中间谍卫星的监测与拍摄、工程地质调查中大坝与道路的选址、地震灾害中的地质预报、水利工程中的水文地貌识别等。许多发达国家已将其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
遥感技术获取影像数据的空间范围远大于地面观测角度,且不受地形影响。1:35000比例尺的23cm×23cm航片,可反映60多平方公里地表的综合景观;一幅Landsat TM图像的面积可达34225平方公里;极轨气象卫星一个轨道的扫描宽度可达2800公里;一颗静止卫星的观测面积可达1.7亿平方公里。遥感技术可以从不同的空间尺度实现大范围、多尺度的对地观测,不仅拓宽了人们的视觉空间,为宏观把握地面事物的现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也为宏观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多途径收集数据可以促进遥感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利用多平台进行遥感探测,即从不同平台收集同一目标的数据;使用几个光谱带进行同步数据采集的多光谱遥感;以及多时相遥感,即对同一目标在多个时期的重复数据采集。图2.7多级平台遥感的概念在多级平台遥感中,卫星数据可以和高空数据、低空数据、地面观测数据一起分析(图2.7)。
多平台遥感技术应用的一个常见例子是研究森林病虫害的发展趋势、类型判定和成因分析。从航空影像中,影像解译人员可以得到整个研究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确定感兴趣的特定植物类型的分布区域和地理位置,然后通过更高精度的图像对具有代表性的子区域进行更详细的研究。在该第二平台上形成的图像可以描绘患病区域。
4、沙尘暴的监测及预报近几十年来,我国对沙尘暴的研究首先是在地质学领域进行的,主要是从第四纪地质学的角度来研究黄土和粉尘沉积。20世纪50年代,沙尘天气开始被列入我国气象常规观测中必须监测的天气现象。当时使用的是地面定点观测站网。地面定点监测分为集中观测和长期观测。沙尘灾害集中观测主要包括:沙尘光学厚度测量、自动气象站记录气象要素、沙尘源区土壤状况分析、激光雷达观测沙尘垂直分层、沿气流方向观测沙尘通量、垂直方向观测沙尘通量、能见度(肉眼、能见度仪)、多普勒声波探测仪、沙尘粒子物理化学特征采样分析等。
5、卫星遥感探测原理与数据应用RemoteSensingSatellite是一颗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基于卫星的遥感技术称为卫星遥感。通常,遥感卫星可以在轨道上运行几年。卫星轨道可以根据需要确定。遥感卫星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任何指定区域。当它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时,它可以连续遥感地球表面的指定区域。所有遥感卫星都需要一个遥感卫星地面站。从遥感市场平台获得的卫星数据可以监测农业、林业、海洋、土地、环保和气象。遥感卫星有三种:气象卫星、陆地卫星和海洋卫星。
6、遥感数据种类在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经历了从黑白航片目视解译到多平台多传感器航天遥感信息广泛应用的过程。目前,随着传感器系统的探测能力、质量、种类和分辨率的极大提高,越来越多的航天遥感数据可用于遥感地质应用,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遥感数据的处理、判读、成果和通信正逐步向数字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在中小比例尺区域遥感地质调查中,形成了以空间遥感数据为主,地面高分辨率航空遥感为辅的技术格局,同时,遥感技术与地质学、物化探等地学以及其他领域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如GIS、GPS)紧密结合,使遥感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成为多学科、多技术相互渗透的综合应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