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厂商 > 经验 > 数字化农业与智慧农业,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有哪些

数字化农业与智慧农业,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有哪些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6-23 13:27:05 编辑:智能门户 手机版

1,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有哪些

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有,物联网监测与控制系统、设施耕作设备、智能农业机械、智慧农业展示系统、自动调温调湿设备、育苗移栽机器人、水果收获机器人等等。例如1.图像监测  视频监测主要用于观察作物的生长态势。系统由前端摄像机采集数字图像信号,通过传输系统将信号传输至本地监控中心系统,由该系统进行控制、切换、显示、录像、回放等操作,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同时通过本地广域网线路,中心监测系统可使用电脑或手机进行远程显示、录像和控制远程视频。2.物联网监测与控制系统  系统是以物联网为基础,应用农业物联网传感器作为支撑,在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可以进行实时的环境参数采集,将光照、空气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温湿度等采集到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将其传输到控制平台。系统可以远程控制温室大棚设备(包括风机、湿帘、滴灌设备等),进而进行环境调控,满足温室大棚作物的生长要求。实现种植自动化、管理智能化、操作简单化、提升种植技术水平、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费用。3.智能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智能化,通常安装有卫星导航系统、自动驾驶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必要的传感器,实现对田间作物信息、土壤信息、环境信息的不间断监测,农业机械可以识别分析软件给出的信息,并准确地执行。4.智慧农业数据展示系统  主要用于展示主要气象数据,为实现手动和自动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系统利用数据科学技术,从用户日常管理数据中提取农业生产关键元素,实现数据的多维度、可视化展示,帮助农业生产者不再仅仅依赖于个人经验判断,而是由数据驱动科学决策。农业物联网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加快发展农业物联网,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村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对于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加快推进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物联网不仅能在农业领域应用,还可以在智能家居、大数据方面,还有智能机器人、水利方面应用;可以看一下统一通信官网
传感器、采集器、摄像头都是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有哪些

2,目前所倡导的智能农业主要指什么

智能农业与那个精细农业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农业的一种新模式。托普物联网在建设智能农业时总结智能农业概念如下:智能农业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超前农业生产方式,就是农业先进设施与露地相配套、具有高度的技术规范和高效益的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它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实现周年性、全天候、反季节的企业化规模生产;它集成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农用新材料等学科,以现代化农业设施为依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土地产出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是我国农业新技术革命的跨世纪工程。
可以说是现代的智慧农业,是基于物联网技术来实现的智能化农业生产。
主要需要现代农业和信息科技方面的知识
智能农业(或称工厂化农业),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超前农业生产方式,就是农业先进设施与陆地相配套、具有高度的技术规范和高效益的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它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实现周年性、全天候、反季节的企业化规模生产;它集成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农用新材料等学科,以现代化农业设施为依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土地产出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是我国农业新技术革命的跨世纪工程。智能农业产品通过实时采集温室内温度、土壤温度、CO2浓度、湿度信号以及光照、叶面湿度、露点温度等环境参数,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随时进行处理,为设施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测、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模块采集温度传感器等信号,经由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传输数据,实现对大棚温湿度的远程控制。智能农业还包括智能粮库系统,该系统通过将粮库内温湿度变化的感知与计算机或手机的连接进行实时观察,记录现场情况以保证量粮库的温湿度平衡。智慧农业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引擎。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浇水灌溉、施肥、打药,农民依靠人工估摸,全凭经验和感觉来完成。而应用物联网,诸如瓜果蔬菜的浇水时间,施肥、打药,怎样保持精确的浓度,如何实行按需供给等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曾被“模糊”处理的问题,都有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农民只需按个开关,作个选择,或是完全听“指令”, 就能种好菜、养好花。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计算机农业、 数字农业、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 4 个过程。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着资源紧缺与资源 消耗过大的双重挑战。以信息传感设备、传感网、互联网和智能信息处理为核心的物联网将为农业生产过程中量化分析、智能决策、变量投入、定位操作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体系开辟新的思路和有利手段,将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将进一步促进信息 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可用于大中型农业种植基地、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和农产 品物流,布设的 6 种类型的无线传感节点,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 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并通过低功耗自组织网络的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传感器数据的无线传输。所有数据汇集到中心节点,通过无线网关与互联网或移动网络相连,实现农业信息的多尺度(个域、视域、区域、地域)传输;用户通过手机或计算机可以实时掌握农作物现场的环境信息,系统根据环境参数诊断农作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状况。同时,在环境参数超标的情况下,系统可远程对灌溉等农业装备进行控制,实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过程监控,进而实现农业生产集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 安全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目前所倡导的智能农业主要指什么

3,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农业是农业的未来吗

在未来几十年里,农业产业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根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的数据, 2050年的粮食产量需要比2006年增加70%才能养活地球日益增长的人口。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农民和农业公司正在转向运用物联网的分析和更大的生产能力。 农业技术创新不是什么新鲜事。几百年前,人们用手持工具,工业革命带来了轧棉机,19世纪出现谷物升降机、化肥和第一台天然气动力的拖拉机。到世纪末,农民开始使用卫星来计划自己的工作。 物联网将把农业推向新的高度。智能农业已经越来越普遍,因为有了农业机器人和传感器,农民和高科技农业正在标准化。物联网应用在未来几年将帮助农民满足世界粮食需求。 高科技农业:精准农业与智能农业 农民已经开始使用一些高科技的农业技术提高他们的日常工作效率。例如传感器可以让农民获得在地区的详细的地形和资源地图,土壤酸度和温度的变量。他们还可以利用天气预报来预测未来几天和几周的天气模式。 农民可以使用他们的智能手机远程监控他们的设备、农作物和牲畜,统计牲畜饲养和生产。他们甚至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对农作物和牲畜进行预测。 所有这些技术都有助于精确农业或精准农业,利用卫星图像和其他技术(如传感器)来观察和记录数据的目的是提高生产产量,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节约资源。 农业的未来:物联网,农业传感器,农业无人机 智能农业和精准农业正在起飞,但它们可能只是农业世界更大规模使用技术的先驱。 在未来几十年里,随着农场变得更加紧密,智能农业的应用更加紧密,随着土地流转加快,农场经济的发展,大型的农机设备是刚需,大数据、智慧农业的趋势不可逆转。慧云智慧农业云平台是慧云信息将国际领先的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相结合,搭建的农业智能化、标准化生产服务平台,旨在帮助用户构建起一个“从生产到销售,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业智能化信息服务体系,为用户带来一站式的智慧农业全新体验。慧云智慧农业云平台可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大中型农业企业、科研机构、各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与农业科技园区,助力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进程。
按照目前形势的发展应该是的,现在好多事物都在从数据领域过度,小黄车就是这一领域应用的最好例子,详情可以到统一通信官网咨询
可以很肯定的说,是的。在Resource 《自然资源》 2016.12.16 的一篇文中论述了,未来数字化农场的实现,完全要依靠于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农业。资料来源大气候农业。
在未来几十年里,农业产业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根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的数据, 2050年的粮食产量需要比2006年增加70%才能养活地球日益增长的人口。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农民和农业公司正在转向运用物联网的分析和更大的生产能力。农业技术创新不是什么新鲜事。几百年前,人们用手持工具,工业革命带来了轧棉机,19世纪出现谷物升降机、化肥和第一台天然气动力的拖拉机。到世纪末,农民开始使用卫星来计划自己的工作。物联网将把农业推向新的高度。智能农业已经越来越普遍,因为有了农业机器人和传感器,农民和高科技农业正在标准化。物联网应用在未来几年将帮助农民满足世界粮食需求。高科技农业:精准农业与智能农业农民已经开始使用一些高科技的农业技术提高他们的日常工作效率。例如传感器可以让农民获得在地区的详细的地形和资源地图,土壤酸度和温度的变量。他们还可以利用天气预报来预测未来几天和几周的天气模式。农民可以使用他们的智能手机远程监控他们的设备、农作物和牲畜,统计牲畜饲养和生产。他们甚至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对农作物和牲畜进行预测。无人机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工具来调查农民的土地和作物数据。JohnDeere(农业设备生产商)已经开始把拖拉机联网,创造了一个展示作物产量数据的方法。与无人车类似,该公司正在研发自动驾驶的拖拉机,这将释放农民的劳动力并进一步提高效率。所有这些技术都有助于精确农业或精准农业,利用卫星图像和其他技术(如传感器)来观察和记录数据的目的是提高生产产量,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节约资源。农业的未来:物联网,农业传感器,农业无人机智能农业和精准农业正在起飞,但它们可能只是农业世界更大规模使用技术的先驱。Business Insider的高级研究服务预测,农业中物联网设备安装将从2015年的3000万增加到2020年的7500万,达到20%的复合年增长率。美国目前在物联网智能农业方面世界领先,每公顷(2.5亩)农田可以产生7340公斤的谷物(如小麦、水稻、玉米、大麦等),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851公斤谷物每公顷。在未来几十年里,随着农场变得更加紧密,这种效率应该有更大的提高。OnFarm,一个农业物联网平台预计,农场在2050年平均每天要产生410万个数据点,而2014年只有190000个。此外, OnFarm多次研究发现,农场的平均产量上升1.75%,能源成本下降7美元至13美元每英亩,灌溉用水量下降 8%。鉴于物联网应用在农业中的所有好处,不难理解农民会越来越多地转向使用农业无人机和卫星。河南新华电脑学院为您解答!

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农业是农业的未来吗

文章TAG:数字数字化农业智慧数字化农业与智慧农业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