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软的数据中心业务有了新的方向,就是把数据中心沉入大海。该技术采用了原本为潜艇开发的散热技术,利用海底低水温为数据中心散热。计划在未来建立一个服务器场,并将其置于水下,以节省宝贵的电力。微软为什么要这么做?这项技术能省多少电,也就是钱?制冷消耗的能量是多少?让我们从服务器机架的总拥有成本(TCO)开始。
TCO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能源成本。因为机架中服务器的价格差别很大,所以我们削减了这部分成本。据IDC统计,数据中心的平均使用寿命为9年。然而,Gartner的数据显示,任何运营超过7年的设施都有被淘汰的趋势。为简单起见,假设使用寿命为10年。冷却消耗的电力在服务器的电力消耗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然后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数据中心TCO。
5、 数据中心电能使用EEUE分析世界能源委员会在1995年将能源效率定义为:减少能源投入以提供同样的能源服务。对于数据中心的高能耗,提高能效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数据中心除了能效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性能指标,根据ISO的定义统称为关键性能指标或关键性能指标。对于数据中心,研究这些指标也是很有意义的。PUE是已经发布的数据中心最常见的性能指数。
除了PUE,自2007年以来还发布了一些业绩指标。虽然他们的知名度远不及PUE,但在评价数据中心的性能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关注和研究。PUE在世界上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指标。2015年,ASHRAE公开宣布ASHRAE标准中不再使用PUE,2016年下半年又颁布了ASHRAE90.4标准,提出了新的能效。绿色电网组织(TGG)也引入了新的能源绩效指标。
6、“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全国 数据中心是如何布局的?National 数据中心的布局应该是,提供计算能力的服务器矩阵设在西部城市,然后在东部发达城市建立数据中心这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全国数据中心布局方案,很多大公司也是这样部署自己的数据中心或计算中心。部署全国数据中心最大的问题是计算能力部署在哪里?没有计算中心的支持,数据中心就像盖房子没有地基。
因为计算中心实际上是一个由很多服务器组成的矩阵。这些服务器发热量很高,同时要保持24小时不间断运行。最重要的是配套的空调系统也要保持运转。而且不能部署在容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地方。从这几个方面来说,先排除东部。电费而且东部的地价很贵,夏秋季容易发生台风。布局肯定是利用西部城市电费低、土地丰富、城市年平均气温的优势建设计算中心,然后借助国内多年来建设的网络系统实现远程调用计算能力的目标。其实这和现在流行的分配没什么区别。
7、 数据中心如何节能降耗呢?数据中心在节能方面有着难以想象的潜力。根据工信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能源局去年3月联合发布的《全国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数据中心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总数超过300万,用电量占全球总用电量的比重为1.1% ~ 1.5%,居高不下,我国数据中心也发展迅速,总数超过40万,年用电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的1.5%。most 数据中心的PUE(平均电能利用效率)仍普遍大于2.2,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甚远,如美国-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