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机就不行了,气动力、重量和航模不在一个量级,材料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仅通过气动设计,并不难设计出航模的真机,常见的航模飞控不自动控制起降,只控制航模飞行中的平稳飞行,即控制飞行姿态,模式单一(可结合飞控和手动控制),动力就更不用说了,航模而且大部分小型飞机动力问题不大,主要是发动机重量。
飞控有很多种。常见的航模飞控不自动控制起降,只控制航模飞行中的平稳飞行,即控制飞行姿态,模式单一(可结合飞控和手动控制)。稍微高一点的飞控,配有GPS,OSD,或者气压计,可以控制飞行姿态多样化(固定键指令),但是不能自主起降(需要人工辅助)。先进的飞控电路板需要计算机语言编程,可以实现一键自主起飞、导航、着陆、高度、速度、返回、定位、跟踪(在其他设备的配合下),多用于无人机系列。
2、让 航模设计师造一架能飞的真飞机,难度有多大?我觉得难度主要在于力量,动力,操控。动力就更不用说了,航模而且大部分小型飞机动力问题不大,主要是发动机重量,如果控制问题只需要飞行,油门、俯仰、滚转、偏航就够了,甚至可以放弃偏航。身高、速度、姿态等参数也可以靠人的感觉来做,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实力问题。航模的很多部分在飞行过程中几乎被当作刚体,没有变形或者变形很小,真机就不行了,气动力、重量和航模不在一个量级,材料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另一个问题是预应力,航模很多东西都是强行连接的,很多地方都是胶粘的。真机上没有这么强的胶,也不会允许预应力,其实计算升力正好相反。航模的雷诺数很小,但计算起来并不容易,仅通过气动设计,并不难设计出航模的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