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识别系统中,电子标签的读写和通信是通过电磁波实现的。一般来说,RFID技术有以下特点:1 .适用性:RFID技术依靠电磁波,不需要双方物理接触。这使得无论灰尘、雾气、塑料、纸张、木头以及各种障碍物,都可以直接建立连接并完成通信。2.效率:RFID系统的读写速度极快,一个典型的RFID传输过程通常不到100毫秒。
5、解析无线射频识别技术2004_解析无线射频识别(RFID1。概述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的缩写。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非接触式信息传输,并通过传输的信息实现识别的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
6、什么是射频识别技术RFDI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 on(射频识别):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利用无线射频信号实现无接触的信息传输,达到自动识别目标物体的目的。什么是射频识别技术RFDI近年来,RFID标签的精确度非常高。根据美国GS1最近的研究报告,RFID的订单准确率几乎是100%,而旧的传统条码系统的准确率只有69%。
现在,RFID必须与蓝牙标签或其他传感器等其他解决方案竞争,这些解决方案可以完成相同的任务,但使用不同的技术。需要考虑的一个区别是,大多数RFID标签不使用电池,因此它们更适合在所谓的开环系统中标记物品,在开环系统中,物体在供应链中沿一个方向移动。返回基地的资产,如卡车拖车或塑料手提箱,在闭环系统中运行,可能更适合电池供电的系统。
7、我国工业自动化设备面临的问题目前国内智能自动化设备的核心部件多为进口,严重削弱了国产智能自动化设备的竞争优势。“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自动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可以概括为十个方面:智能仪器仪表。未来,传统仪器仪表将继续向高性能、高精度、高灵敏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环保、长寿命方向发展。新型仪器和元件将向小型化、集成化、成套化、电子化、数字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网络化、计算机化、综合自动化、光机电一体化、服务专业化、简单化、家庭化、个性化、免维护、自动化、无尘化、专业化和组装生产规模化方向发展。
目前,控制系统的结构已经从早期的CCS(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发展到* *代的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再到现在的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21世纪的控制系统将是控制与网络的结合,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已成为自动化领域的前沿课题。网络技术与工业控制系统的结合将大大提高控制系统的水平,改变现有控制系统相对封闭的企业信息管理结构。
8、自动识别系统的自动识别系统最基本的自动识别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标签:由耦合元件和芯片组成,每个标签都有唯一的电子代码,贴在一个物体上,用来识别目标物体;阅读器:用于读取(有时是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以设计成手持或固定设备;天线:它在标签和阅读器之间传输射频信号。一个完整的系统还需要:数据传输和处理系统。自动识别系统是2005年企业建议的十大战略技术之一,中间件可以称为自动识别系统运行的中心,因为它可以加速关键应用的出现。
根据GartnerGroup,自动识别系统是2005年企业建议的十大战略技术之一。然而,其成功的关键不仅仅是标签的价格、天线的设计、频段的标准化和设备的认证,还有杀手级的应用,中间件可以被称为自动识别系统的中心,因为它可以加速关键应用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