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问答 > 自动控制的四要素是什么,自动控制的四大组成部分是什么

自动控制的四要素是什么,自动控制的四大组成部分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31 10:24:01 编辑:智能门户 手机版

1,自动控制的四大组成部分是什么

执行部分、控制部分、传感器、机械部分。

自动控制的四大组成部分是什么

2,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由哪些环节组成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机构和变送器四个环节组成。自动控制系统是指用一些自动控制装置,对生产中某些关键性参数进行自动控制,使它们在受到外界干扰(扰动) 的影响而偏离正常状态时,能够被自动地调节而回到工艺所要求的数值范围内。生产过程中各种工艺条件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化工生产,大多数是连续性生产,各设备相互关联,当其中某一设备的工艺条件发生变化时,都可能引起其他设备中某些参数或多或少地波动,偏离了正常的工艺条件。当然自动调节是指不需要人的直接参与。扩展资料:自动控制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工业方面,对于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物理量,包括温度、流量、压力、厚度、张力、速度、位置、频率、相位等,都有相应的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数字计算机还建立起了控制性能更好和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数字控制系统,以及具有控制与管理双重功能的过程控制系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包括水位自动控制系统、农业机械的自动操作系统等。在军事技术方面,自动控制的应用实例有各种类型的伺服系统、火力控制系统、制导与控制系统等。在航天、航空和航海方面,除了各种形式的控制系统外,应用的领域还包括导航系统、遥控系统和各种仿真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由哪些环节组成

3,制冷与空调自动控制包括哪些方面

新风机组的监控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新风机与新风阀应设连锁控制;2 新风机启停控制应设置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3 当发生火灾时,应接受消防联动控制信号连锁停机;4 在寒冷地区,新风机组应设置防冻开关报警和连锁控制;5 新风机组应设置送风温度自动调节系统;6 新风机组宜设置送风湿度自动调节系统;7 新风机组可设置由室内CO2浓度控制送风量的自动调节系统。 新风机组的参数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新风机组应设置送风温度、湿度显示;2 应设置新风过滤器两侧压差监测、压差超限报警;3 应设置机组启停状态及阀门状态显示;4 宜设置室外温、湿度监测。空调机组的监控应符合下列规定:1 空调机组应设置风机、新风阀、回风阀连锁控制;2 空调机组启停,应设置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3 当发生火灾时,应接受消防联动控制信号连锁停机;4 在寒冷地区,空调机组应设置防冻开关报警和连锁控制;5 在定风量空调系统中,应根据回风或室内温度设定值,比例、积分连续调节冷水阀或热水阀开度,保持回风或室内温度不变;6 在定风量空调系统中,应根据回风或室内湿度设定值,开关量控制或连续调节加湿除湿过程,保持回风或室内湿度不变;7 在定风量系统中,宜设置根据回风或室内CO2浓度控制新风量的自动调节系统; 8 当采用单回路调节不能满足系统控制要求时,宜采用串级调节系统;9 在变风量空调机组中,送风量的控制宜采用定静压法、变静压法或总风量法,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采用定静压法时,应根据送风静压设定值控制变速风机转速;2)当采用变静压法时,为使送风管道静压值处于最小状态,宜使变风量箱风阀均处于85%~99%的开度;3)当采用总风量法时,应以所有变风量末端装置实时风量之和,控制风机转速以改变送风量。空调机组的参数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空调机组应设置送、回风温度显示和趋势图;当有湿度控制要求时,应设置送、回风湿度显示;2 空气过滤器应设置两侧压差的监测、超限报警;3 当有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要求时,应设置CO2浓度监测,并显示其瞬时值。风机盘管是与新风机组配套使用的空调末端设备,其监控应符合下列规定:1 风机盘管宜由开关式温度控制器自动控制电动水阀通断,手动三速开关控制风机高、中、低三种风速转换;2 风机启停应与电动水阀连锁,两管制冬夏均运行的风机盘管宜设手动控制冬夏季切换开关;3 控制要求高的场所,宜由专用的风机盘管微控制器控制;微控制器应提供四管制的热水阀、冷冻水阀连续调节和风机三速控制,冬夏季自动切换两管制系统;4 微控制器应提供以太网或现场总线通信接口,构成开放式现场网络层。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装置(箱)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选用压力有关型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1303566变风量箱时,采用室内温度传感器、微控制器及电动风阀构成单回路闭环调节系统,其控制器宜选择一体化微控制器,温度控制器与风阀电动执行器制成一体,可直接安装在变风量箱上;2 当选用压力无关型变风量箱时,采用室内温度作为主调节参数,变风量箱风阀入口风量或风阀开度作为副调节参数,构成串级调节系统,其控制器宜选择一体化微控制器,串级控制器与风阀电动执行器制成一体,可直接安装在变风量箱上。
[1]魏、韩、赵伐楚,至桑丘。

制冷与空调自动控制包括哪些方面

4,请问自动化控制最基础的知识点有哪些呢

《自动化专业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2315104 【英文译名】:Introduction to Speciality Automation 【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 【学 分 数】:1.0 【总 学 时】:16 【实践学时】:0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其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自动化专业的性质、特点以及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和地位,了解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答疑、期末考查等。通过上述基本教学环节,要求自动化类专业新生正确认识和理解自动化专业的性质、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式、大学的学习方法等,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学习观,激发学习潜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思想和方法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在入学之初,为新生开设的。本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思想和方法基础。 四、课程内容 1、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素质要求 内容体系:自动化和自动化类专业及专业培养目标、当前自动化类专业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知识点:自动化专业及专业培养目标,科学、技术等系列基本概念,人才培养素质要求,自动化基本术语。 重点: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素质要求、自动化一些术语。 2、自动化的概念和发展简史 内容体系:控制自动化的概念,我国古代自动装置、控制和自动化技术发展简史、中国的自动化教育和科研机构。 知识点:控制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历史及各阶段的特征,我国自动化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分布特点及其水平概述。 重点:控制与自动化概念。 3、 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和组成 内容体系:恒值自动调节系统、程序自动控制系统、随动系统(伺服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自动化仪表、控制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自动控制和远距离控制。 知识点:各种类型自动控制系统组成及特点、自动化仪表、自动化控制与远距离控制。 重点:恒值自动调节系统、程序自动控制系统、随动系统(伺服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概念、自动化仪表的特点。 4、 控制方法 内容体系:自动控制系统的行为描述、反馈控制和扰动补偿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非线性系统及其控制。 知识点:反馈的概念、扰动补偿原理、PID控制的概念,最有控制与自适应控制的特点和联系,模糊控制、神经控制的特点。 重点:自动控制系统的行为描述方法、反馈控制和扰动补偿控制的概念、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含义。 5、 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畴 内容体系:机械制造自动化、过程工业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飞行器控制、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系统、生物控制、生态与环境控制、社会经济控制、控制与系统工程。 知识点:数控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现场总线系统、通信自动化与楼宇自动化。 重点:机械制造自动化、过程工业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特点。 6、 控制和自动化的展望 内容体系: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机器人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各方面、高速列车和太空飞行器的智能控制、虚拟现实技术、巡航导弹和预警飞机、数字地球与机敏传感网络。 知识点:各领域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重点:以机器人为例,掌握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7、 自动化类专业的教学安排 内容体系: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环节、课外教育活动的意义和内容。 知识点:课程设置的特点,教学环节组成以及与中学的差别 重点:明确各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了解大学的教学方法和特点 8、 学习原理和学习方法 内容体系:大学生学习的概念、自动化专业大学生的学习任务、对学生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因素、怎样学好理论课、重视实验课、重视计算机的应用以及重视面向实际,勇于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差别,大学的学习方法和特点。 重点:通过学习,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找到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方法建议 1、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安排学生自学,并布置一定数量的思考题。 2、以生活中的实例,使用和设计问题教学法;组织自学基础上的课堂讨论。 3、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适当结合课程与当前科技热点问题,丰富教学内容。 4、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查课。拟采取结构评分方式,总成绩=平时成绩 + 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比例不超过30%。其中平时成绩由书面作业、课程论文(3000~5000字,由任课教师确定)以及考勤组成。期末考试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试卷命题以课程教学大纲与知识点范围为依据。 七、其它说明 八、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建议教材 万百五《自动化(专业)概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9 2、主要参考书 〔1〕冯纯伯《自动化技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9 〔2〕钱学森,宋健《工程控制论》(修订版),科学出版社.1998.5 〔3〕孙自强《生产过程自动化及仪表》,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5
文章TAG:自动控制的四要素是什么自动控制的四大组成部分是什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