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富士康机器换人得不偿失?根据富士康官网查询,富士康ai面试不全机器人。因为机器人毕竟不如人敏捷灵活,而且机器人有很多手工无法完成的事情,富士康的机器人得不偿失,记得几年前,以苹果为代表的各大手机厂商纷纷试水生产线机器人试图用机器人来替代中国富士康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手机,从而减轻人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不过最近的消息有些让人意外,是苹果的机器人。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第一次注意到富士康是因为他们的跳楼事件,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代工厂,我们身边正在使用的很多电子产品包括手机、电脑等。电视机之类的都是富士康的,所以大家对富士康是做什么的应该都有答案,但是富士康的老板感觉不是代工厂那么简单。世界上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首先在台湾省成立,然后在mainland China成立。目前在mainland China很多城市都有富士康的分公司,总面积89平方公里,相当于125个紫荆花城市或者12个漓江古镇的大小,可见富士康有多大。
主要是代工,就是给别人做机器,贴别人的商标。3月8日,富士康a股首发申请获批。一个3000亿级别的超级巨头即将登陆a股。36天!从提交招股书到最终过会,富士康在a股的IPO审核堪称“史上最快”。此前a股平均审核周期高达3年。在注册制改革按下暂停键,IPO处于审核最严格时期的春天,富士康写下了一个春天的故事。一旦上市,作为创始人的郭台铭将身价过千亿。
谁是郭台铭?说到富士康。你必须先了解郭台铭。1950年,郭台铭出生在台北,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作为长子,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郭台铭半工半读读完了大专并去服兵役。复员后,他开始在台湾省复兴轮船公司工作。郭台铭对此并不满意。1973年,郭台铭和他的朋友用母亲攒下的10万元新台币创办了鸿海塑胶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胶产品。只有70平方米,15名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