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它的帮助下,天文学家观测到了宇宙的确切膨胀数据,并由此推算出宇宙的年龄为138亿年(误差小于3%)。在这个过程中,现在科学界频繁出现的神秘概念“暗能量”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而且,在“大爆炸”之后,另一个关键的“暴涨”阶段也对我们现在的宇宙结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截至2015年4月,通过哈勃 telescope的成果直接或间接发表的科学论文达到12800篇,其中包括多项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
7、 哈勃拍摄的最遥远星系:134亿光年外的GN-z11, 哈勃有极限吗?在银河系周围,有大量的星系“漂浮”在宇宙中,它们似乎“包围”着我们的银河系。当我们从夜空中的任何地方望去,都有大量的致密星系,但它们离我们如此遥远,以至于它们发出的光到达我们地球时已经变得极其微弱。我们很难在地球上看到这些明亮的星系。直到1990年4月24日,最大的太空望远镜哈勃才从地球上发射升空。从此,微小的人类有了“一双”神奇的眼睛,开始从地球上窥探宇宙的奥秘。
8、 哈勃定律有哪些内容?哈勃定律:速度和距离都是间接观测量。速度距离和速度视星等的关系是基于对红移视星等的观测和一些理论假设。哈勃定律最初来源于对正常星系的观测,现在已应用于类星体或其他特殊星系。定律哈勃通常用于计算遥远星系的距离。哈勃定律是物理宇宙学的一种说法:来自遥远星系的光的红移与它们的距离成正比。这个定律是由哈勃和米尔顿·胡梅森经过近十年的观察,于1929年首次提出的。
该常数的最佳值是2003年卫星wilkinson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测得的,值为71 4kms1Mpc1。根据2006年的数据,该数字对应于77kms1Mpc1。在宇宙学的研究中,定律哈勃成为宇宙膨胀理论的基础。但是哈勃 law中的速度和距离都是间接观测量。速度距离和速度视星等的关系是基于对红移视星等的观测和一些理论假设。
9、宇宙结局的秘密藏在 哈勃常数中,而我们还无法确定它的具体数值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他的广义相对论。在讨论宇宙时,他发现宇宙应该处于膨胀状态。但是,当时的人们一直相信宇宙稳态理论。所以爱因斯坦也觉得是宇宙中未知的神秘规律使他的计算出错,编造了一个“宇宙常数”使他的方程合理。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观察到宇宙中遥远的星系似乎离地球很远。由此,他提出了宇宙膨胀理论,彻底打破了宇宙稳态理论。
那么,下一个问题是,宇宙膨胀的速度有多快?宇宙会一直膨胀下去,还是膨胀到一定程度就停止膨胀?为了描述宇宙的膨胀状态,哈勃和米尔顿·胡默森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叫做哈勃常数。当然哈勃常数和所谓的宇宙常数是不一样的。它是基于10年来宇宙学观测和理论相结合的概念。所谓哈勃常数是用来衡量宇宙膨胀速度的物理量,用h表示。
10、天文学家提出观察暗物质的新方法基于 哈勃收集的引力透镜 数据由于暗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不会与探测设备发生相互作用,科学家很难直接对其进行研究。现在的理论是,暗物质占宇宙质量的85%,人类只能通过观察引力的扰动来窥见管中之豹。最近,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的天文学家设计了一种新方法,借助NASA/ESA的哈勃 Space望远镜拍摄的图像,分析星系团中微弱的光线变化,从而“看到”暗物质。
星系团是一个巨大的受引力束缚的星系团。地球所在的银河系存在于一个名为Laniakea的超星系团中,这个超星系团包含了数十万个其他星系,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MireiaMontes说:“我们发现星系团中极其微弱的暗光映射了暗物质的分布。”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IgnacioTrujillo来自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天文研究所,他提出了一种仅通过深空成像的新方法:在以前的研究中,通过引力透镜分析了相同的6个星系团,以研究它们的暗物质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