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知识 > 智慧工厂建设方案,如何发展智能制造构建智慧企业

智慧工厂建设方案,如何发展智能制造构建智慧企业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24 09:31:58 编辑:智能门户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发展智能制造构建智慧企业

易云科技从多年的智能制造服务经验出发来谈发展智能制造构建智慧企业需从以下几点出发:1、四大维度发展智能制造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的结合:在车间管理、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推广物联网技术,发展工业互联网,实现生产设备联网,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推进关键业务环节智能化:在研发设计环节,采用智能化的三维数字化设计软件、计算机仿真系统等手段。推进产品智能化:把电子信息技术“嵌入”到产品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推进产品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增强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工业: 智能制造装备是智能制造的基础。2、三大途径构建智慧企业提高生产经营的智能化水平:在研发设计方面,应用3D打印、智能仿真等技术。在生产制造方面,采用工业机器人、工业物联网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需求。加强企业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推动各业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部门之间、集团总部和分支机构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建立互联网思维:在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互联网思维。要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企业的商业模式。

如何发展智能制造构建智慧企业

2,目前我们工厂想进行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但苦于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最

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智能制造”不是横空出世,而是制造业依据其内在发展逻辑,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整合逐步形成的,是先进制造发展的形态。在《中国制造2025》中,“智能制造”是个重要的关键词。“智能制造2025”明确了智能制造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主管方向,运用智能制造增益中国经济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形成经济发展新动力,是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新趋势。机床“智能制造”“智能制造”一提出来就获得了制造业内众多专业人士的广泛响应,逐渐成为制造业发展方向的共识。机床行业可以说是制造业的基础,所以“智能制造”也包括智能机床。智能机床是对制造过程能够做出判断和决定的机床。智能机床了解到制造的整个过程后,能够监控,诊断和修正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偏差。并且能为生产的最优化提供方案,使人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解决机床以外的复杂问题,能进一步发展智能机床和智能系统。此外,还能计算出所使用的切削刀具,主轴,轴承和导轨的剩余寿命,让使用者清楚其剩余使用时间和替换时间。数控系统的开发创新,对于机床智能化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数控机床,作为目前工业设备加工制造上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正在不断向智能化迈进。数控机床开创了集成精密制造技术及相关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并兼容网络技术的先河,启动了人类智能型生产工具。
建议找中电杉帝,它可以通过自身的数字化工厂方案,在为企业建立起数字化工厂后,利用数据分析为企业提供最佳的优化方案。通过模拟、计算、仿真相关流程,中电杉帝数字化工厂方案能够为企业找出最优化的结构及加工成本、最快的加工时间等等,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真正需要的改造升级。

目前我们工厂想进行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但苦于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最

3,工业40趋势下怎样让工厂真正实现智能化与数字化

通往工业4.0道路上,精益不能缺席!工业4.0的概念众多,解释也是众说纷纭,但大概意思是,那是一种高度灵活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生产方式。按照设想,即使在工业4.0的发源地德国,一些相对完善的工业4.0厂家,目前或许能处于3.0左右的水平,所以其实工业4.0仍然是一个模糊的和不确定的未来。它需要全球的企业一起去探讨努力实现。而在中国制造2025利好政策的鼓舞下,国内已有很多企业开始尝试工业自动化以及工业4.0的技术开发和产品布局,以期在未来中国制造逐步走向工业4.0的升级改造中抢先一步获得商机。同时网上也开始传播格力、海尔、三一重工等企业关于工业4.0示范工厂的视频。好像都在传递着一个信息:工业4.0离我们并不遥远。这里不得不反思,不顾实际地盲目追求所谓的工业4.0,是不是会适得其反?因为就中国大量的制造型企业来说,管理现状依然停留在工业1.5、工业2.0的低水平上。那么面对席卷全球的工业4.0大潮,这些企业该怎么办呢?他们又如何才能达到智能化呢?我们倒着来进行推导。达到智能化,首先得已经实现局部智慧化了,只需要将整个系统整合起来,便能打造智能工厂;如何达到智慧化,需要有良好的完整的自动化生产线作为基础,添加适当的软件技术,将线扩展到面;而自动化生产线则要求产品、流程、技术等企业最基本的管理都已达到精益化。由此推导过程可见,精益化是基础,将伴随企业走向工业4.0的整个进程。那么企业如何走精益化道路呢?第一步,精益设计改造产品。一个好的产品是一个企业的根本,首先要优化产品结构,进行创意产品设计。精益设计就是强调从源头进行改善的方法论。它运一系列可视化的符号工具,在设计阶段提供客观的评价、分析比较的平台,使得我们设计阶段便可以分析整个产品在生命周期里的相关数据,尤其是在制造阶段如产品重量、加工、质量、成本和人力工学问题等。后端化思考所生产的产品易于面向机器人装配,同时又保证了低成本高质量。第二步,精益化管理打造卓越流程。精益管理对于制造业而言,库存量大幅下降,生产周期减短,质量稳定提高,各种资源等的使用效率提高,各种浪费减少、生产成本下降,企业利润增加。通过大量的改善会指向工序智能化和局部自动化,为智能化生产和智能化工厂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员工士气、企业文化、领导力、生产技术都在实施中得到提升。革新企业观念,树立精益意识,学习精益思维,营造精益氛围。培育企业变革创新基因也是企业走向工业4.0的重要保障。第三步,评估层级,再做变革。在企业达到自动化水平之后,接着就是由线到面的扩展,而精益也不是说抛弃不用了,而是已经成为企业血脉之中的精益文化,它是一个累计叠加的过程。此时需要评估企业在通往工业4.0的道路上所到达的层次,进行业务需求排序,搭建智能制造的框架,构建良好的布局。更多地实现智慧化,将各自局部自动化进行连接。可见,工业4.0是目标,精益化既是走向工业4.0的手段,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理咨询原创,版权归属科理咨询,抄袭必究。

工业40趋势下怎样让工厂真正实现智能化与数字化

文章TAG:智慧工厂建设方案智慧工厂建设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