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护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生产要素数据的公开流动和开发利用,加快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建设,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数据,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信息。(2)个人数据,是指含有能够识别特定自然人信息的数据,不包括匿名化后的数据。
(四)生物特征数据,是指通过对自然人的身体、生理、行为等生物特征进行处理,能够识别自然人特有标识的个人数据,包括自然人的基因、指纹、声纹、掌纹、耳廓、虹膜、面部识别特征等数据。(五)公共数据是指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在依法履行公共管理职责或者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和处理的数据。(六)数据处理,是指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和开放。
5、大数据时代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加速发展,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关键话题。大数据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护其中的敏感信息。为了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首先,数据加密是一种有效的安全措施。对于重要数据,可以使用强加密算法进行加密,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读取和处理数据。同时,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需要采用防泄露技术,增加多重安全层,避免数据丢失。
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处理敏感数据,需要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这可以通过建立数据中心或云服务来实现。在授权的同时,需要建立详细的登录机制,以便跟踪每个人对数据的访问和操作记录。第三,个人隐私信息在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中需要得到很好的保护。比如对私人信息进行匿名化或脱敏处理,防止个人敏感信息被非法获取和使用。
6、清华大学张超:实现数据确权与保护,数据密态渐成行业共识2022年1月,国务院发布《数字经济发展“十五”规划》,强调要着力加强数字经济安全体系建设,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提高数据安全水平,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近日,清华大学网络研究院副教授、MITTR35China获奖者Juck Zhang发表文章,阐述了要充分利用创新的技术手段,促进数据确认。全文如下:近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成为热门话题。
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从海量数据中提取价值的能力。在广泛的数据来源和丰富的数据处理能力的基础上,人类社会正在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新时代的“石油”。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的新经济形态。促进生产要素的数字化转化,充分开发和利用数据中的价值,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途径。
7、个人信息匿名化是指匿名化是指个人信息经过处理后无法识别特定自然人的过程。通过在数据库中隐藏一些敏感信息,很难识别数据主体。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基于个人信息的保护、个人信息的特征以及个人信息的利用价值,讨论匿名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是必然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条第一款明确了个人信息的定义: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方式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经过匿名化处理的信息。
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时代,数据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自由流动、跨国传输,仅具有属地效力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规定无法充分保护本国公民的个人信息,因此各国都在实施不同的信息保护政策。2018年生效的欧盟GDPR率先确立了个人数据保护的域外效力。目前,许多国家的个人信息保护法都借鉴了GDPR域外效力的立法实践,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也体现了国际个人信息保护的趋势。
8、在大数据时代,什么会使得匿名化完全失败大数据时代,可以采集的数据越来越多,不同数据源的渠道会让数据变得准确,让匿名变得无效。大数据给生活带来便利,但威胁也是潜在的。大数据的核心思想是以规模的急剧增加来改变现状。这是多源数据的初衷,但越是暴露,世界的隐私就会越多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9、山东省公共数据开放办法第一条为推进和规范公共数据开放,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山东省大数据发展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公共数据开放活动;涉及国家秘密的,按照有关保守国家秘密的法律法规执行,本办法所称公共数据,是指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收集、生成的各类数据。(以下简称公共数据提供者)在依法履行公共管理职责、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