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厂商 > 经验 > 王永义,王永义报效差旅费1160元差额补足现金出差4天每天补助30元

王永义,王永义报效差旅费1160元差额补足现金出差4天每天补助30元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9-09 11:23:38 编辑:智能门户 手机版

1,王永义报效差旅费1160元差额补足现金出差4天每天补助30元

第一笔分录,王永义出差借现金1160元 借:其他应收款 1160 贷:现金 1160 第二笔分录,王永义返回应补现金40元 借:其他应收款 40 贷:现金 40 借:管理费用-差旅费 1200 贷:其他应收款 1200

王永义报效差旅费1160元差额补足现金出差4天每天补助30元

2,律诗和格律诗一样吗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故而还有不合律的古绝存在,如床前明月光。 格律诗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体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律诗的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韵脚方面格律诗多以平韵为主,起首一句可压韵也可不压韵,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那么最难的,应该就是句中字的平仄问题了。 这里,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格律诗的创作规则。关于格律诗的创作,王永义先生编了个歌谣,可供参考: 格律不难记,二四六分明。首句仄平仄,或为平仄平。 上下句要对,邻句粘即成。四字防孤平,末防三连同。 七绝重一遍,七律也就成。双末押平韵,单末多仄声。 七言去两字,五言不费功。起收式怎知?首句二末定。 大体意思是:近体诗的格律不难记住,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字应该是仄平仄,或者是平仄平。上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与下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对立,邻句,就是第一联的末句和第二联的首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七言第四个字一定要防止出现孤平,它自己是平音而左邻右舍都是仄音就叫孤平,每句末三个字应防止全平或全仄。确定了绝句格律的步骤,再重复一遍就成了律诗的格律。律诗双句末一字都是平声,押一个韵,单句末一字多数是仄声。七言诗的格律去掉前面两个字,注意,此时第四字应为第二字,就成了五言诗的格律了。一首格律诗是平起还是仄起,是平收还是仄收,都要看第一句第二字和该句末一字。

律诗和格律诗一样吗

3,新格律诗的定义

格律诗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而且律诗的中两联要对仗等。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转不息。 格律诗对声律的要求极为严格。声律包括压韵和平仄,其中又以平仄最重要,正如毛主席所说:“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给陈毅同志的一封信》)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故而还有不合律的古绝存在,如床前明月光。 格律诗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体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律诗的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韵脚方面格律诗多以平韵为主,起首一句可压韵也可不压韵,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那么最难的,应该就是句中字的平仄问题了。 这里,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格律诗的创作规则。关于格律诗的创作,王永义先生编了个歌谣,可供参考: 格律不难记,二四六分明。首句仄平仄,或为平仄平。 上下句要对,邻句粘即成。四字防孤平,末防三连同。 七绝重一遍,七律也就成。双末押平韵,单末多仄声。 七言去两字,五言不费功。起收式怎知?首句二末定。 大体意思是:近体诗的格律不难记住,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字应该是仄平仄,或者是平仄平。上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与下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对立,邻句,就是第一联的末句和第二联的首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七言第四个字一定要防止出现孤平,它自己是平音而左邻右舍都是仄音就叫孤平,每句末三个字应防止全平或全仄。确定了绝句格律的步骤,再重复一遍就成了律诗的格律。律诗双句末一字都是平声,押一个韵,单句末一字多数是仄声。七言诗的格律去掉前面两个字,注意,此时第四字应为第二字,就成了五言诗的格律了。一首格律诗是平起还是仄起,是平收还是仄收,都要看第一句第二字和该句末一字。 了解吗?

新格律诗的定义

4,格律诗带上作者和名句

旅夜书怀作者: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名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名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赠刘景文 / 冬景作者: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名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故而还有不合律的古绝存在,如床前明月光。 格律诗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体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律诗的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韵脚方面格律诗多以平韵为主,起首一句可压韵也可不压韵,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那么最难的,应该就是句中字的平仄问题了。 这里,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格律诗的创作规则。关于格律诗的创作,王永义先生编了个歌谣,可供参考: 格律不难记,二四六分明。首句仄平仄,或为平仄平。 上下句要对,邻句粘即成。四字防孤平,末防三连同。 七绝重一遍,七律也就成。双末押平韵,单末多仄声。 七言去两字,五言不费功。起收式怎知?首句二末定。 大体意思是:近体诗的格律不难记住,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字应该是仄平仄,或者是平仄平。上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与下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对立,邻句,就是第一联的末句和第二联的首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七言第四个字一定要防止出现孤平,它自己是平音而左邻右舍都是仄音就叫孤平,每句末三个字应防止全平或全仄。确定了绝句格律的步骤,再重复一遍就成了律诗的格律。律诗双句末一字都是平声,押一个韵,单句末一字多数是仄声。七言诗的格律去掉前面两个字,注意,此时第四字应为第二字,就成了五言诗的格律了。一首格律诗是平起还是仄起,是平收还是仄收,都要看第一句第二字和该句末一字。 了解吗?

5,古诗的体裁

古风体,乐府体(分新乐府和古乐府),格律体(分律诗和绝句,还有少量排律) 也可以分为边塞诗,爱情诗,爱国诗,田园诗等风格流派,但不是体裁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故而还有不合律的古绝存在,如床前明月光。 格律诗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体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律诗的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韵脚方面格律诗多以平韵为主,起首一句可压韵也可不压韵,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那么最难的,应该就是句中字的平仄问题了。 这里,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格律诗的创作规则。关于格律诗的创作,王永义先生编了个歌谣,可供参考: 格律不难记,二四六分明。首句仄平仄,或为平仄平。 上下句要对,邻句粘即成。四字防孤平,末防三连同。 七绝重一遍,七律也就成。双末押平韵,单末多仄声。 七言去两字,五言不费功。起收式怎知?首句二末定。 大体意思是:近体诗的格律不难记住,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字应该是仄平仄,或者是平仄平。上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与下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对立,邻句,就是第一联的末句和第二联的首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七言第四个字一定要防止出现孤平,它自己是平音而左邻右舍都是仄音就叫孤平,每句末三个字应防止全平或全仄。确定了绝句格律的步骤,再重复一遍就成了律诗的格律。律诗双句末一字都是平声,押一个韵,单句末一字多数是仄声。七言诗的格律去掉前面两个字,注意,此时第四字应为第二字,就成了五言诗的格律了。一首格律诗是平起还是仄起,是平收还是仄收,都要看第一句第二字和该句末一字。
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 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古代诗歌可以分为诗、词、曲等。 1.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体裁。近体诗是发端于南北朝兴盛于唐代,相对于这之前的诗歌而言的。但唐代诗人也写古体诗。 古体诗从字数上分可分为四言诗(如《诗经》和曹操的《短歌行》等)、五言诗(如《古诗十九首》《孔雀东南飞》等)、七言诗(如曹丕的《燕歌行》等)、杂言诗(如汉乐府民歌中的《上邪》等),五言诗和七言诗简称五古、七古。 当然从历史分期和诗歌特点也可分,比如楚辞体,民歌体,文人五言诗等。古体诗的特点是篇幅灵活,字数不拘,押韵没固定的规律,对平仄没有自觉的要求。 而近体诗本来就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从句数上分近体诗可分为律诗(四联八句)、绝句(两联四句)。律诗又可分为七律、五律、排律(又叫长律);绝句可分为七绝、五绝)这些都是从字数上分的。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追求声韵和谐,严格规定了平仄、押韵、对仗等。比如就平仄而言可分为“平起平收式”“仄起平收式”等,很繁复。 2.词是兴起于唐代兴盛于宋代的诗歌体裁。和诗的最大的区别是词可以配乐演唱,所以词又叫“曲子词”。和律诗的另一个区别就是字数长短不齐,因此词又叫“长短句”。和律诗相同的是在平仄和押韵上要求也很严格。 词和词之间也有体裁的差别。这种差别实际上是音乐曲调的差别。词都有词牌,可以说词牌不同,体裁就不同。同一种词牌写出来的词,句数字数都是相同的。所以写词又叫填词。 3.曲和词相同的地方很多。最重要的相同点是配乐可唱这一点。曲比词晚出。在元时达到兴盛。元曲可分套曲和散曲两种。所谓套曲就是指由一组不同曲牌的曲子构成的组诗;散曲当然就是一个曲牌的曲子了。区别词和曲一方面看是曲牌还是词牌,另一方面,曲的内容比词的内容“俗”。也就是口语化现象较多。当然也有很古雅的元曲。

6,写出古典诗歌诗 词 曲的基础知识

  http://post.baidu.com/f?kz=115769325   http://post.baidu.com/f?kz=122325796   什么是七言诗、五言诗诗?   律诗每首有四联(即八句),每句五个字的是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是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聨」。「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近体诗又名今体诗,为唐代新兴的诗体,因与古体有别而得名。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二种,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绝句及律诗又有五言、七言之分。五言绝句自汉魏五言古诗来。七言绝句由南北朝乐(歌行)小诗演变而来   什么是格律诗?   格律诗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而且律诗的中两联要对仗等。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转不息。   格律诗对声律的要求极为严格。声律包括压韵和平仄,其中又以平仄最重要。   这里,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格律诗的创作规则。关于格律诗的创作,王永义先生编了个歌谣,可供参考:   格律不难记,二四六分明。首句仄平仄,或为平仄平。   上下句要对,邻句粘即成。四字防孤平,末防三连同。   七绝重一遍,七律也就成。双末押平韵,单末多仄声。   七言去两字,五言不费功。起收式怎知?首句二末定。   大体意思是:近体诗的格律不难记住,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字应该是仄平仄,或者是平仄平。上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与下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对立,邻句,就是第一联的末句和第二联的首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七言第四个字一定要防止出现孤平,它自己是平音而左邻右舍都是仄音就叫孤平,每句末三个字应防止全平或全仄。确定了绝句格律的步骤,再重复一遍就成了律诗的格律。律诗双句末一字都是平声,押一个韵,单句末一字多数是仄声。七言诗的格律去掉前面两个字,注意,此时第四字应为第二字,就成了五言诗的格律了。一首格律诗是平起还是仄起,是平收还是仄收,都要看第一句第二字和该句末一字。   平仄   知道了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   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   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   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   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   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   要因素。   这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的平仄规则,一直应用到后代的词   曲。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   五律的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   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字外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   七律的平仄: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   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   ⑴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⑵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⑶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⑷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七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   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⑴仄起式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粘对   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   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   五律的“对”,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⑴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对”,也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⑴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用韵,则首联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对立的。由于韵脚的限制,也只   能这样办。这样,五律的首联成为:   ⑴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⑵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首联成为:   ⑴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   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   第六句相粘。可见粘的规则的很严格的。   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了;   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不管长律有多长,也   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在王维等人   的律诗中,由于律诗尚未定型化,还有一些不粘的律诗。   孤平的避忌   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注   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的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   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   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犯孤平指的是平脚的句子;仄脚的句子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   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   特定的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   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   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   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   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   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   式的律诗。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   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得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   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现在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   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   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的位置补上一个平声。   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⑴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   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   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⑵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   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平”。这是对句相救。   ⑶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   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⑴⑵的严格性稍有   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⑴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⑵或⑶。这样即构成本句自救,又   构成对句相救。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关于律诗的平仄,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   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   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是,它分   析问题是不全面的,因为容易引起误解。这个影响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   就不能不予以适当的批评。   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   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   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   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   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于五言第三字,   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   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中能有一个字不论。“一三五   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   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   “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五言)来看,第四字并不一定“分明”;   又依“仄仄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   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   了。七言由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诗词的对仗   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古代诗人们在应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和今   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不过当时诗人们并没有给它们起一些语法上的   术语罢了。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以下九类:   ⒈名词 ⒉形容词 ⒊数词(数目词) ⒋颜色词   ⒌方位词 ⒍动词 ⒎副词 ⒏虚词 ⒐代词   同类的词相对为对仗。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四点:⒈数目自成一类,“孤”“半”   等字也算数目。⒉颜色自成一类。⒊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   “北”等字。这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⒋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   连锦字只能跟连锦字相对。连锦字当中又再分为名词连锦词(鸳鸯、鹦鹉   等)、形容词连锦字(逶迤、磅礴等)、动词连锦字(踌躇、踊跃等)。不同   词性的连锦字一般还是不能相对的。   专有名词只能与专有名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名词还可以细分为以下一些小类:   ⒈天文 ⒉时令 ⒊地理 ⒋宫室 ⒌服饰 ⒍器用   ⒎植物 ⒏动物 ⒐人伦 ⒑人事 ⒒形体   为了说明的便利,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两句叫做首联,第三四两句叫做颔   联,第五六两句叫做颈联,第七八两句叫做尾联。   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   首联的对仗是可用可不用的。首联用了对仗,并不因此减少中两联的对仗。   凡是首联用对仗的律诗,实际上常常是用了总共三联的对仗。   五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多,七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少。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   入韵的较多,七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少。但是,这个原因不是绝对的;在首句入   韵的情况下,首联用对仗还是可能的。   尾联一般是不用对仗的。到了尾联,一首诗要结束了,对仗是不大适宜于   作结束语的。   但是,也有少数的例外。   押韵八戒   诗之有韵,犹屋之有柱;柱不稳,则屋必倾圮。韵不稳,则诗必恶劣。故押韵之所当戒者,初学亦不可不知,兹试分述于下:   一戒凑韵,俗称挂韵脚。   谓所押之韵,与全句意义不相贯串,而勉强凑合也。如唐诗“黄河入海流”句,若易“流”字为“浮”字,便为凑韵,初学最易犯此,所当切戒。   二戒落韵   落韵者,出韵之谓也。如一首诗中通体全押一东韵,而一字忽押二冬韵,一东与二冬虽古韵可通,然用诸古体时则可,用诸今体诗,即为落韵,学者宜慎之。   三戒重韵   一字两义而并押之,谓之重韵。   如耳为五官之一,又为语助辞;干为干涉之义,又可作干戈解。一诗中两义同押,前人间亦有之,但初学终以不犯为是。   四戒倒韵   倒韵者,将二字颠倒以就韵之谓也。如古诗“新书置后前”句,易前后为“后前”,即所谓倒韵也。然此二字于词义尚无碍,不妨倒用。若强山林树木等不可倒用之字而倒用之,便觉不通矣。   五戒哑韵   作诗当择声音响亮之韵押之,自然音调高超。若用哑韵则非但词句不挺,即全诗亦因之萎弱矣。   六戒僻韵   僻韵又名险韵,如一先韵之*字,训轻举。二萧韵之钊字,训远;单字只义,用之易近凑合。但有二字三字之古典,与题适相切合音,则亦不妨押之。   七戒同义这韵   韵中有数字同义者。   八戒字同义异韵   字有实字虚用者,亦有虚字实用者。如一东韵之风字,不当作讽刺之风字押;四支韵之思字,不当作意思之思字押。若误用则便有出韵失黏等弊。初学最宜审慎。
文章TAG:王永义报效差旅费1160王永义

最近更新

  • sp86,DNF玩召唤的进下sp86,DNF玩召唤的进下

    DNF玩召唤的进下灵魂支配一定要满,大精灵主修雷和冰,小雷要五前置就够了,改版后用处不大,花要11可以加多一次喷毒,狂化不要么?2,重装了win732位系统结果开不了机了怎么办啊你可以在360官方网.....

    经验 日期:2024-09-09

  • 古女郎,古代的女孩子叫什么名字?古女郎,古代的女孩子叫什么名字?

    在古代称女人叫什么女人的称呼有:女士,巾帼,女流,女郎,女史。“女郎”,北魏佚名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古代.....

    经验 日期:2024-09-09

  • 自动化类学有什么专业,自动化专业有哪些?自动化类学有什么专业,自动化专业有哪些?

    自动化专业属于什么样的课程?自动化专业属于工程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学什么,就业方向是什么?自动化的主要类别是什么?其他信息:自动化属于工科专业,自动化专业有哪些?自动化专业有哪些?自.....

    经验 日期:2024-09-09

  • 连云港购买自动化设备方式,自动化设备有哪些?连云港购买自动化设备方式,自动化设备有哪些?

    连云港嘉恒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如果想买二次线束的自动化加工设备,自动化设备种类繁多。任何用机器动作代替人的动作来完成产品加工、装配、测试等的设备都属于自动化设备,连云港嘉.....

    经验 日期:2024-09-09

  • 移动充电桩,深圳烽台移动充电桩怎么样移动充电桩,深圳烽台移动充电桩怎么样

    深圳烽台移动充电桩怎么样2,老的充电桩不想在搞了有谁知道哪有移动的新能源充电站产品搜3,请问有移动充电桩吗4,哪里有充电桩卖的5,充电桩要怎么弄6,充电桩是什么1,深圳烽台移动充电桩怎么样.....

    经验 日期:2024-09-09

  • 手机液晶屏,怎么看手机是液晶显示器手机液晶屏,怎么看手机是液晶显示器

    怎么看手机是液晶显示器2,手机液晶主要提供原材料来源哪个国家3,哪个屏幕材质好tft还是lcd4,手机tft和lcd哪个好5,手机触摸液晶屏幕的构造6,手机屏幕LCD真的不好吗1,怎么看手机是液晶显示器.....

    经验 日期:2024-09-09

  • 回路开关接线图,万能转换开关接线图回路开关接线图,万能转换开关接线图

    回路开关接线图电工回路开关接线图:电源接在总空气开关的电源侧(上端),多个分支空气开关都并联在总空气开关的负荷侧(下端)。三开双控开关的接线图,怎么看凸轮开关的接线图?如何用开关连.....

    经验 日期:2024-09-09

  • 怎么核算自动化设备收益,怎么做自动售货机利润怎么样?怎么核算自动化设备收益,怎么做自动售货机利润怎么样?

    自动售货机的利润是多少?如何做设备评估设备评估是确定机器设备的价值和状况的过程,它可以帮助你做出合理的决策,如购买、出售、投保或折旧设备。收益法:根据设备的预期收益能力对其进行.....

    经验 日期: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