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厂商 > 问答 > 中国科技创新与发展2035展望,到2020年我国科技创新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中国科技创新与发展2035展望,到2020年我国科技创新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6-28 15:31:09 编辑:智能门户 手机版

1,到2020年我国科技创新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全部机械化,自动化!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时,要力争使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以上,

到2020年我国科技创新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2,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5大看点有哪些

看点1 首次以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命名与以往国家科技规划不同,本规划首次以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命名。科技部副部长李萌表示,“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规划提出了12项指标,包括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5.3%提高到6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5.6%提高到20%。这是衡量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重要指标。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指出,规划最显著的特征,是关注点不仅仅为科学技术研究本身的改革和发展,更加关乎国民经济主战场,关乎面向科技前沿,关乎面向重大需求。比如,过去科技规划很少提及科技金融,本次规划中不但提到科技金融还谈到双创,谈到如何支持发展各类风投、中介机构和服务机构。特别注重在新常态下发展新经济,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看点2面向2030年部署了15个重大科技项目规划作了六项总体部署。前两项要求围绕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加强兼顾当前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布局;围绕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重要战略创新力量。“我们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始终贯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思想,力争做一个高起点的规划。在深入实施重大专项的基础上,面向2030年部署了15个科技创新重大科技项目;围绕现代农业等十大领域构建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围绕生态环保等五大领域构建支撑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围绕深空、深海、深地、深蓝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技术体系。”李萌说。许倞分析称,我国科技发展已经从长期跟踪进入领跑、并跑、跟跑“三跑并行”新阶段。因此,规划更加注重前沿性引领性,更加关注颠覆性技术对产业变革的影响。比如重大项目中,部署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脑科学和类脑研究等超前技术。看点3从创新全链条出发突出顶层设计规划用大量篇幅阐述了如何发挥科技创新在新常态下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规划彰显时代特点。不是“象牙塔”里面的规划,而是体现科技和经济结合、体现支撑国家由大到强转变的创新规划。它强调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重大科技项目、国家实验室、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作为重点任务。从上游的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到中游的技术创新,再到下游的技术推广和产业化,进行全链条设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吕薇指出,“创新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科研只是创新链条的一个环节。本次规划从创新全链条出发,体现了整体性协调性,突出了顶层设计、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看点4北京、上海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规划指出,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规划亮点之一是突出区域创新。“中国各个地区发展阶段、创新要素的分布和创新能力相差较大,不可能齐步走。”吕薇说。规划提出拓展创新发展的新空间,强调打造区域创新发展高地和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发展。这是一个分四个层次的系统部署:首先北京、上海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其次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创新发展;三是建设带动性强的创新型省、市和区域创新中心;第四是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点。看点5全方位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规划要求,全方位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深入参与全球创新治理。李萌强调,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说明创新自信增强了。中国很多创新型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进步正深刻改变全球创新版图、全球产业分工和经济格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表示,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创新体系都不能闭门造车。只有开放,才有促进创新资源的全方位流动和有效配置。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走进去和引进来,对丰富创新生态起了重要作用。未来,中国将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吸引海外资源,探索试行技术移民;更多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在全球科技共同体中发挥应有作用。
这是建国时指定的,每五年为一个发展阶段,每五年做一次发展计划,设定目标目标,十三五就是,第十三个这样的五年计划,其实计划归计化,达到实现的不多,新闻里总是提前超额的一大堆,有多少是真的,真心再帮你期待采纳,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5大看点有哪些

3,中国未来的科技有怎样的发展

中国未来职业发展趋势展望 21世纪中国急需的人才 专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产业机构将发生根本的变化。未来10年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的行业和急需的人才主要有: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开发与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农业科技、环境保护技术、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工商与国际经贸、律师等 方面的人才。 在未来10年中,我国科学技术方面有重大发展潜力的领域有: (1)、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主要是基因工程、蛋白质合成工程以及生物制品开发为核心的研究领域,将对二十一世界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使人类从根本上解决威胁人类的疾病,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甚至人类未来的命运。 (2)、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技术,该领域的主要技术包括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在1998年至2000年两年的时间里,以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技术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以这些技术为主的公司和企业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技术和资产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代表高技术发展的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和计算机、互联网的股票价格成倍上涨,香港和国内的网络股票和从事计算机生产和经营的股票也大幅度上涨。尽管2000年下半年至今,代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股票大幅度回落。但是,从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看,信息技术在未来的科学技术领域仍将飞速发展,并逐渐将当前知识经济中存在的“泡沫”不断平息,使信息技术真正引导世界经济与技术发展的潮流。 (3)、新材料科学领域。材料科学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科学领域。人类生产生活中需要各种特殊的高性能的材料,如工业和高科技领域需要的各种合金材料,超导材料,用于制造各种芯片的半导体材料,生活中的各种高分子合成材料(用于服装、洗涤用品、美容保健品等),最近成为新材料技术热点的纳米技术,这些新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高技术产品,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和效率。在未来发展中,新材料科学将仍成为科技发展的主导领域。 (4)、新能源及相应技术开发领域。作为传统能源的石油、天然气、煤碳等能源用尽的时候,而人类生产生活的主导能源仍是这些能源,人类将无法生存。在未来的发展中,人类必须寻找新的能源替代这些即将耗尽的能源。其中,核聚变能、太阳能、海洋能源、风能、水电能源等将成为未来能源开发的主导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和开发新的能源。 (5)、空间技术。二十一世纪将是人类开发外太空的时代,空间技术的发展将为人类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提供技术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太空的利用也越来越多,效率也不断提高,如遍布于地球外层空间的用于通讯、军事、地理遥感、天气观测、天文观测等领域各种卫星,用于做各种材料合成实验、科学实验和太空中转站的太空站,在地球以外空间进行空间探索的宇宙飞船,等等。在未来的发展中,人类还将对太空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如建立太阳能太空发电站、在太空建立人类居住的太空城、开发外太空的行星、天然卫星、小行星等天体上的矿物资源和能源等,这一切都需要先进的空间技术支持。 (6)、海洋技术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库,它是人类的食品和原材料的重要来源,而目前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是非常有限的,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将对人类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专家预测,上述六个领域的技术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可以形成九大科技产业,这些产业包括:生物工程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智能机械产业、软件产业、新材料开发与制造产业、核能与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产业、空间技术与开发产业、海洋技术与开发产业。
生物科技,宇航科技,海洋科技将会是将来发展的最主要方向。
首先,行业经营、管理方式应立足全局化、集团化的战略高度。为改善涂料行业目前经营分散,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不高的现状,行业应加强协作力度,共同应对竞争。企业要坚持全局化、集团化发展,推进名牌战略,诚信经营;相互间加强资源、信息的共享,把行业整体做大做强,提升整体竞争力。其次,科技创新力度需加强,整体创新能力还需提升。其三,环保、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刚刚发布的《中国涂料行业准则》着重强调了环境效应、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开发低VOC含量涂料、环境友好型水性涂料,保证生产过程安全、平稳、有序进行,避免因环保不达标、安检不过关而挂牌督办,进而影响正常生产秩序的现象发生。其四,涂料产品结构亟须改进。涂料企业应积极改变品种结构单一,中、高档产品比重小,多数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逐步消除产品同质化。

中国未来的科技有怎样的发展

文章TAG:中国中国科技科技科技创新中国科技创新与发展2035展望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