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情要追溯到2018年12月17日上午9点。2000人冲进北京互联网金融中心5楼,也就是ofo的办公区。访客是ofo前来索要押金的用户。“不要挤,排队登记。”ofo联合创始人于欣在前排大喊,但没人听他的。时不时会把人挤下来。看着眼前混乱的一幕,于欣给戴伟打了个电话:“我哥们今天可能要进去了。”幸好警察及时赶到,在现场拉起了警戒线,这场退押金风波才得以缓解。
4、 ofo与摩拜,在营销和运营策略上,都有哪些心得1。营销策略:摩拜单车公关媒体,ofo抨击广告?罗基斯罗振宇曾经说过类似的话:这是一个网络名人的时代,一个企业的CEO要打破脑袋努力成为网络名人,可以省下一大笔广告费用。相比ofo的创始人戴威,媒体出身的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似乎更懂“网络名人之道”。80后美女CEO,0到100亿不等,失败了就当公益。这些“励志”的标签和“感人”的故事经常出现在媒体和社交圈,给很多人留下了摩拜单车擅长公关的印象。
而摩拜单车做公关?”的诞生,迅速传遍公关营销圈,再次引发了关于广告效果几何和公关有用性的大讨论。很多人都谈到了ofo和摩拜单车从营销角度看谁更好?3月21日苹果CEO库克访问ofo时,朋友圈炸开了锅。3月23日,摩拜单车随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推出特技“红包单车”活动。摩拜单车与ofo的公关战,似乎随时随地都在齐头并进。
5、 ofo发布共享单车抢占先机,摩拜模仿跟进?3月9日,ofo联合700bike,发布了新一代自行车共享ofoCurve,英文意思是弧形,承载着美观和舒适的双重含义。在新黄车发布会上,ofo表示,新版单车将全面提升用户体验,运维成本可以全面降低,这是其获得4.5亿美元D轮融资后的第一个大动作,而摩拜单车在获得3亿美元D轮融资后并没有太大的新动向。
自行车共享满足出行需求后,下一步就是升级体验。市场上流传着一个笑话。“骑摩拜单车找ofo”看似只是一句玩笑话,其实也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自行车共享确实正在成为我们出行的必需品。随着越来越多的自行车共享骑行,我们越来越热衷于这种简单的出行方式。与此同时,一些自行车公司并没有过多考虑用户体验,只ofo坚持轻便易骑的体验。
6、 ofo退押金套路:没诚意的歪招难解困局“好友越多,退款越快。”朋友订购奖励。“10块钱过几天立马回到2.5块。ofo再次,退押金问题引发争议。暂且不论这些活动是否真的能返还押金,单从活动设计来看,似乎是为用户提供了返还押金的新渠道,却有变相从用户身上获利的嫌疑。这样的套路是消费者无法接受的。这已经不是ofo第一次在退押金问题上引起公愤了。此前,ofo曾试图与网贷平台合作,将用户的存款变成网贷的锁定资产,招致用户激烈反对后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