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问答 > 自动化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其标志性成果都是什么

自动化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其标志性成果都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6-08 11:07:11 编辑:智能门户 手机版

1,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其标志性成果都是什么

一般认为,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1、内部牵制,1940年之前,双人记账和复式记账2、内部控制初步,1953年10月颁布了《审计程序说明》3、内部控制架构,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第55号《审计准则说明书》4、一体化内部控制,1992年COSO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5、全面风险管理,2004年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其标志性成果都是什么

2,自动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以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非线性系统、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 这门课是一门看家课,其中的理论和方法都是控制领域的经典所在,不管对以后工作还是考研都很重要,用心学就不难。推荐胡寿松的《自动控制原理》,这本书很不错,虽然出版很多年了,仍被大多数人奉为经典,可以找来好好学一下。

自动控制理论

3,自动控制的发展使

自动控制原理是研究有关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课程,该课程不仅是自动化专业(含传统的控制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而且正在逐渐成为电气信息类、机电类等专业的公共专业基础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包括经典控制论(自动控制原理Ⅰ;4学分)和现代控制论(自动控制原理Ⅱ;3学分),以经典控制论为主。为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还另设置了“自动控制原理实验”。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以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入扎实地开展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建设工作。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在该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使其在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确实发挥了主干基础和专业核心作用。
主要学“电”,基础课程要学高等数学、物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学好数学很重要,因为建立控制模型要用到很多数学知识),专业基础课主要学“三电”:电路、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最好也学一些“机械类的基础课”,如工程力学、工程制图,专业课主要有现代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除此再学一些编程的语言,如c语言。用得最多的软件是matlab!归根到底,学好数学是关键!那是工具啊!

自动控制的发展使

文章TAG:自动化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其标志性成果都是什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